学校教育
高校电子文档及档案管理
"平安校园"、"协同办公"、"远程教育"、"校校通"被称为现代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四大工程。
尤其是高校历来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在多年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字资产,以及各业务系统,且已深入到高校的全体学子及教职员工的日常学习、工作中,为广大师生提供着便捷的服务。
随着近年来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校作为全国一流,世界著名高校,对本校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着眼于未来的长远规划。在“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方向”的战略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国际化为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产业化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朝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
教育手段也由传统的书本教学、纸质教材逐步向数字化教学转变。那么随之而来的教学视频、课件资料、培训教案、历届题库、教学大纲、教学工作总结、条例、红头文件等电子文件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老师与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师生之间的数据传输的便捷性,急需解决。
显然,现有应用系统已难以适用于新时期的需求。当信息化建设在向云计算演进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保护现有投资,如何应对虚拟化后的安全挑战,存储系统如何适应虚拟化需求,如何建设高校校园云计算环境,高校信息化系统哪些适合向云计算迁移,运维管理如何适应传统应用和云计算应用的共存等是目前最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1、平台化建立:建立数字化资源池、搭建门户平台、分门别类(人事档案、会计档案、教务档案、影像档案、文书档案、科研档案等)。
2、安全可控:集中存储、定时备份、通过权限隔离、授予不同的老师对资料的各种权限,访问权限范围内的数据。
3、在线应用:师生可通过电脑或手机方式直接获取、如教学视频、课题课件等;实现手机播放、查看、分享收藏等便捷操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希望通过建立统一的访问入口、为师生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平台;使得教育数字化成果得以完整、安全的沉淀与积累、传承下去。